引言
本报告由情况概述、主动公开政府信息情况、依申请公开政府信息办理情况,政府信息公开的收费及减免情况、因政府信息公开申请行政复议、提起行政诉讼情况、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改进情况、附表等共七个部分组成。本报告中所列数据的统计期限自2016年1月1日起至2016年12月31日止。本年度报告在宁德市环保局网站(http://www.ndepb.gov.cn)信息公开专栏上公布。联系地址:宁德市东侨经济开发区塔山路3号建发大厦二层市环保局办公室;联系电话:0593-2995155,传真:0593-2995177;电子邮箱:ndhbj@sina.com。
一、概述
2016年度,我局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和省环保厅的指导下,围绕环保中心工作,认真履行职责,深入贯彻落实《条例》和宁政办〔2016〕121号文件等相关要求,将做好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列入全年工作重点,及时制定《2016年政务公开工作主要任务分工方案》(宁市环办〔2016〕22号),进一步细化明确环保部门年度政务公开任务和具体要求, 成立由分管办公室的局领导担任组长、各科室(直属单位)负责人为成员的政务公开工作领导小组,强化组织领导,将政务公开工作与环保业务工作同部署、同检查、同考核。2016年度,以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环境质量信息、水污染防治、大气污染防治、环境执法监管等工作为重点,加大公开力度,深入公开内容,强化政策解读,拓展公开渠道,推动政务公开工作落到实处。1-12月份,已主动公开政府环境信息136条,完成13件依申请公开信息答复;环保局网站发布信息1586条,被市政府门户网站采用720条;编制完成微信文章57组、227篇,其中环保政策解读类文章13篇,并配合闽东日报,宁德网,宁德晚报等本地主流媒体,宣传环保相关政策及配套解读文件。
(一)围绕深化改革推进公开。及时梳理环保部门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目前,我局保留市本级行政权力96项,其中行政许可3项、行政确认1项、行政处罚76项、行政强制7项、行政征收2项、行政监督检查2项、其他行政权力5项;保留的责任事项154项,其中行政权力类96项、公共服务类5项、指导协调类8项、发展规划类7项、政策法规类3项、其他类35项。认真落实环境执法监管信息公开,推广随机抽查制度,加强对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遵守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的精细化监督管理,规范日常环境监管工作。每月及时公开环境信访办理情况,每季度按时公开排污收费情况,及时公开针对存在环境违法行为的企业做出的行政决定。加强审批服务公开,环保审批服务事项均在行政服务中心办理,全部实现网上审批。
(二)围绕经济发展推进公开。及时公开环保部门推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等方面政策公开力度。6月20日,与市发改委、经信委转发环保部等部门关于支持钢铁煤炭行业化解过剩产能实现脱困发展意见(宁市环防〔2016〕15号),要求各地及时引导钢铁、煤炭企业化解过剩产能,推动绿色发展。8月1日,与市发改委、中行宁德市中心支行、宁德银监分局联合转发《福建省企业环境信用评价实施意见(试行)》(宁市环〔2016〕74号),加快推动环境信用体系建设。10月31日,公布2016年度宁德市环境信用评价省级、市级参评企业名单(第一批)。
(三)围绕民生改善推进公开。环境质量信息公开方面,结合省站每日下发的预报产品与宁德市空气质量预报平台的预报结果,每日17时对宁德市中心城区的空气扩散条件、AQI范围、空气质量级别、首要污染物等情况进行预报;每月15日前,在市环保局网站的环境质量栏目发布的环境质量月报中公布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源水质监测结果;每季度,在市环保局网站公开宁德市重点污染源监督性监测情况。建设项目环评信息方面,按照要求,在宁德市环保局网站上,对每个项目环评均进行了三个环节的信息公开(受理公示、审批前公示、审批后公示)。同时,将149家重点排污单位列入环境信息企事业名单,要求限时公开企业环境信息。
(四)围绕助力政府建设推进公开。按照政务公开要求,于2016年1月、7月分别在市环保局网站公开2015年度环保工作情况和2016年工作要点(宁市环〔2016〕1号)、2016年上半年环保工作总结和下半年工作要点(宁市环〔2016〕72号),及时公开年度重点环保工作推进落实情况。经市第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六次会议审议通过,及时公开2016年市环境保护局预算说明。
(五)围绕公开实效推进公开。严格落实《宁德市环保局政府信息公开保密审查暂行规定》等相关工作制度,坚持“谁主管、谁负责;谁公开、谁审查”工作原则,按照业务部门初审、局办公室审核,分管领导审签、信息中心规范实施的工作流程,拟公开的政府信息均应进行保密审查,做到先审查后公开、一事一审、全面审查。目前,经自查,未发现下级机关擅自公开上级机关制发的公文及违规公开上级政府其他工作信息等情况。
二、主动公开政府信息的情况
(一)主动公开政府信息的数量
我局对政府信息进行了梳理和编目,2016年主动公开政府信息136条。
(二)主动公开政府信息的主要类别情况
机构信息类信息1条,占0.7%;环保规划计划类信息2条,占1.5%;环保行政事业收费类信息1条,占0.7%;环保行政许可类信息56条,占41.2%;环境监督管理类信息12条,占8.8% ;环境监察执法类信息31条,占22.8%;生态环境保护类信息1条,占0.7%;环保监测科研类信息2条,占1.5%;环保宣教合作与交流类信息13条,占9.6%;环保工作动态类信息4条,占2.9%;其它类信息13条,占10.1%。主动公开信息量较大的科室是市环境监察支队、审批科、信息中心。
(三)主动公开政府信息的形式
根据新修订的《宁德市环境保护局政府信息公开指南》(宁市环办〔2015〕41号),我局主要通过“宁德市环境保护局”政府门户网站(网址:http://www.ndepb.gov.cn)公布主动公开政府信息。其中,“宁德市环保局政府信息公开平台”下设八个子栏目,分别是信息公开指南、信息公开目录、依申请公开、信息公开制度、信息公开意见箱、信息公开搜索、信息公开年度报告、污染源环境监管信息公开。市民通过“信息公开目录”子栏目可以查阅我局主动公开的政府信息;通过“申请公开”子栏目,可以向我局提出政府信息公开申请,并查阅政府信息公开申请处理的状态。同时,2016年我局还通过门户网站及时公开了环境质量公报、排污费征收情况、项目审批报告书、项目审批报告表。
(四)政策解读开展情况
一是在宁德市环境保护局网站首页设立“政策与解读”专栏,2016年已发布政策解读信息10条。二是在公开环保相关重要政策文件的同时,积极公开相关解读文章,其中我局牵头制定并提请市政府印发实施《宁德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推进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实施细则的通知》(宁政〔2016〕6号)后,及时在市政府、市环保局网站发布相关解读材料,帮助公众进一步了解政策文件。三是及时将局领导参加2016年《推动“美丽宁德”助力“幸福生活”》在线访谈情况及时发布在宁德市环境保护局网站的公众参与栏目。四是注重运用互联网新媒体的宣传运用,利用宁德市环境保护局微信公众号——宁德环保,进行环保法规、政策解读,2016年已发布政策解读类文章13篇。
(五)回应社会关切情况
10月25日,国家核安全局通报了16件核电厂人员违反程序操作行为导致运行事件情况,其中宁德核电厂占5件,暴露出日常安全管理问题。对此,我局高度重视,积极督促核电厂落实整改的同时,一是加强核应急演练,11月16日举行2016年度宁德市核应急联络员集结单项演练,强化应急情况应对能力,相关演练情况及时在市环保局网站公开;二是加强信息通报制度,11月18日会同宁德核电建立信息通报制度,要求宁德核电厂在向国家核安全局报告核电发生事件的同时,抄报宁德市政府和环保部门。
三、依申请公开政府信息办理情况
2016年,我局收到公民政府信息公开申请13件,其中1件通过信函申请、12件通过网上及电子邮件申请,我局均及时受理并给予回复。经核实,其中属于已主动公开范围信息数、同意公开答复数6件,“非政府信息、政府信息不存在、非本机关政府信息”答复数7件。
四、政府信息公开的收费及减免情况
目前,我局为市民提供的信息查询服务免费。
五、因政府信息公开申请行政复议、提起行政诉讼的情况
2016年,我局未发生因政府信息公开申请行政复议、提起行政诉讼的情况。
六、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和改进情况
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困难:一是随着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纳入政务公开范围,公开的要求不断提高,而社会公众对环保方面的公开需求也日益增多,信息公开内容深度和广度有待拓展。二是基层环保部门存在人员少、公开时限严、任务重现象,有待进一步加强环保信息公开工作人员队伍建设。三是企业单位公开环境信息难度较大。
具体的解决办法和改进措施:一是进一步完善政务信息工作网络,完善宁德市环境保护网站建设,扩大微信、微博官方账号的影响,健全紧跟环保工作动态的信息公开工作体系,促进环境政务信息资源共享。二是结合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需求和新环保法的要求,利用多种形式进行培训,逐步提高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水平,增强责任感、使命感和政治敏锐性,为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顺利开展打下坚实的基础。三是进一步扩大政府信息公开范围,及时更新政务公开内容。对要公开的政府信息及时公开,并发挥网站平台、微博、微信官方账号的作用,对网站及时更新,及时报送,确保政府公开信息不漏报、不迟报、不误报。四是加大企业环境信息公开工作宣传力度,监督指导企业依法依规做好环境信息公开。
七、附表
宁德市环保局2016年度信息公开情况统计报表
指标名称 |
计量单位 |
2016年度 |
历年累计 |
主动公开信息数 |
条 |
136 |
1890 |
其中:1.政府网站公开数 |
条 |
136 |
1890 |
2.政府公报公开数 |
条 |
0 |
0 |
受理政府信息公开申请总数 |
条 |
13 |
145 |
其中:1.当面申请数 |
条 |
0 |
0 |
2.网上申请数 |
条 |
12 |
140 |
3.信函、传真申请数 |
条 |
1 |
5 |
对申请的答复总数 |
条 |
13 |
145 |
其中:1.同意公开答复数 |
条 |
6 |
32 |
2.同意部分公开答复数 |
条 |
0 |
1 |
3.不予公开答复数 |
条 |
0 |
17 |
4.其他类型答复数 |
条 |
7 |
95 |
政府信息公开收费减免金额 |
元 |
0 |
0 |
接受行政申诉、举报数 |
件 |
0 |
0 |
行政复议数 |
件 |
0 |
7 |
行政诉讼数 |
件 |
0 |
0 |